为深入贯彻无锡市市委、市政府《关于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以及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严守制造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新区强的理念,坚定不移的走产业强区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的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定不移的走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发展之路实现新区产业结构更优化、技术更领先、效益更显著,特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无锡新区作为立足全球视野的领先技术开拓者、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智能制造引领者、支撑区域发展的服务经济先行者、改善地区环境的绿色发展践行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发展集聚、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把无锡新区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制造业高地。
1、质量效益领先。建立起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先进制造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2%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加。
2、产业集约集聚。“十三五”期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累计到位注册外资60亿美元,到位投资50亿元左右项目5个以上。引进一批投资规模超10亿美元或100亿元人民币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强、对经济发展支撑力大,年销售超100亿、500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打造一批经营业绩好、盈利能力强,年纳税超10亿、30亿的纳税大户;发展一批竞争优势明显、资本运作能力较强、公司治理良好、企业持续发展的上市企业。
3、创新能力强劲。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1%,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5件,人才总量突破2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超过5.5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5万人,建成3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重大科技服务平台。省级以上品牌达到150个以上。
4、生态环境改善。万元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9%,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15%,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5年下降10%。亩均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以上,其中新增用地亩均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
二、发展方向
(一)智能化发展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智能化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互联网离散式生产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加快发展智能化装备和产品。依托新区装备、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开发精准制造、敏捷制造的智能化产品。促进区内软件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合作,加大嵌入式软件产品研发,开发生产智能制造装备的嵌入式软件产品。
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建设一批在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集成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精密传感技术等新一代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智能生产、数字化车间。
深化生产制造领域的智能化。加快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物联网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建设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二)绿色化发展
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加快存量企业的绿色改造升级,着力推进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推广。
加快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技术,鼓励企业自觉开展水循环利用、使用中水,广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减少制造业生产过程的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促进企业污染减量化改造。
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试点推进循环化生产方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行业间链接共生,资源共享。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强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约束机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新上项目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标准和要求,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服务化发展
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生产制造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有选择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产品供应向提供产品和服务集成系统转变。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延伸企业服务链条。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根据支柱产业和行业的特定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升技术研发、物流销售、投资决策、服务培训等业态的规模和层次,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个产业占比。着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线下等产业模式,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
优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持,重点打造产权交易平台、研发转化平台、技术鉴定平台等区域性、行业性、功能性的产业服务共性平台。
(四)高端化发展
鼓励企业依托品牌、技术等领域的独特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向产业链的高端延生。
培育企业独特竞争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标准引领力度,深化产品品牌培育,提升品牌标准影响力;加大不易复制技术的研发投入,缩短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周期抢占市场先机。
培育企业“两高”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通过生产工艺、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高端类产品比重。积极引进终端类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存量企业向终端类产品生产延伸,围绕产业链高端化,通过“强链、补链、建链”等措施,集聚资源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促进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立足现有基础,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加速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聚焦七大先进制造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卫星通信等技术的融合和集成创新,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水平,打造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智能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高精密工作母机、柔性制造系统、数字化装配系统、增材制造等智能成套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关键电子元器件、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装置及部件;航空航天产业积极参与国产大飞机、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研制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燃汽轮机和航空发动机“两机”核心零部件及关键配套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产业:进一步提升太阳能光伏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水平,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和专用车等三大类系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增材制造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半导体照明、光电子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高性能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以及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
——更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建立“千企技改”长效机制,激发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围绕两化融合、品种质量、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增强技术改造支撑能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组织重点领域攻关,提高先进技术装备研制能力。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机制,引导企业增强两化融合意识,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加速装备智能化更新,实施“机器换人”专项计划,推进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鼓励企业使用大型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装配线等智能化制造装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的生产系统,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柔性制造单元,提高企业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和国际化信息技术企业。建设工业云平台,实施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培育发展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计算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
——提升质量、品牌和标准影响力。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大力实施产品质量标准提升行动计划,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努力实现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产品理念,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新区制造整体形象。加大标准引领力度,支持企业和行业协会牵头或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加快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对产业各环节全面渗透、对产业竞争力有效提升的重要作用,围绕现代金融、文化教育、广告创意、工业设计、商务会展等领域,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实现服务业产业结构层次、集聚区发展水平、企业创新能力、城市服务功能和居民消费水平“五个提升”。立足服务业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服务体系完善、品牌效应显著的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促进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功能。
——拓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引导企业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产业模式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从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担项目、实施工程、项目控制、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为客户提供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重点在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领域加快发展,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引进和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
——提高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水平。大力发展旅游休闲、现代商贸、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体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市民“衣、食、住、行、游”消费质量。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强化旅游产业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充分发掘旅游业优势资源,积极吸引各类资本投入,大力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等融合发展。借助文化元素和科技要素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加快促进梁鸿湿地公园等一批吴文化博览园旅游主题公园建设,加强国际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推进工业科技旅游项目发展,加大力度推进国家医疗健康产业示范区筹建,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新型旅游产品体系。
(三)积极推动“互联网+”经济
——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深入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商贸、“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资源,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融合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促进跨界融合创新,提高企业群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支撑保障“互联网+”的新硬件工程,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互联网。加快核心芯片、高端服务器等研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发展“互联网+”相关技术装备和软件,提高“互联网+”平台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等关键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和装备能力。
——搭建“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的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试点,鼓励各级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加强公共服务,开展“互联网+”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工程监理等服务工作。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引领发展能力,争当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企业集群。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现代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各类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推进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在重点产业领域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布局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瞄准现代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定期研究和发布现代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现代产业发展共性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整合创新资源,发挥产业联盟创新作用,组织联合攻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推进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研制一批自主、安全、可控的高端装备。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成果熟化和工程化等中试孵化基地。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服务体系。选择一批能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市场前景好的核心关键技术成果,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培育市场支持终端用户为主要环节,以重大建设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为依托,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大力建设众创空间。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客孵化型、专业服务型、投资促进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众创空间。积极培育各类创业主体,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股创办孵化器,加快孵育创业企业。办好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形成一批高成长性创业企业。
(五)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科学评估利用外资绩效,进一步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围绕重点领域积极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开展多渠道、宽领域、高层次的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十三五”期间,全区实现到账外资60亿美元以上,其中制造业项目到账外资40亿美元以上。
——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强化投资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推动产业国际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延伸,不断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多种形式,承揽境外重要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推动节能环保、光伏、电子信息等有实力的骨干企业承揽系统集成业务,供应配套产品。
——扩大对外贸易规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创新外贸业务模式,推动进出口环节相关部门创新业务监管模式,支持中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努力打造新的出口增长点。
(六)坚持重大项目引领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外资、国资、民资、公众资本四轮驱动战略,引进一批投资规模超10亿美元或100亿元人民币。瞄准国内外著名企业和上市企业,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加强与国家央企的合作,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鼓励企业本地化发展。鼓励支持本地民营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兼并重组及投资合作。培育一批 “专精特新”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通过技术改造调优调高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本地企业扎根无锡,实现基地化、总部化发展,扩大对外投资,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提供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一批国际化的骨干企业。
——完善项目招引决策机制。建立地区间的统筹协调和利益平衡机制,“一事一议”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建立区级重点项目区领导挂钩服务制度,督促项目推进,及时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加强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对在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项目和对上争取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按照相关政策予以奖励。
(七)提高专业园区建设水平
——分类推进专业园区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综合保税区、生命科技产业园、国家软件园、集成电路产业园、临空产业园等要成为经济效益显著、行业特色鲜明、国内著名的专业园区,实现Park经济升级版。
——推动专业区转型升级。加强专业园区产业规划修编。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园区内产业布局。提升专业园区服务能力,增强专业园区科技人才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区专业园区内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数均实现倍增,省级以上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数、高层次人才数等在全区的占比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不断提升。
——提高专业园区管理能力。优化专业园区管理职能,明确专业园区的管理权限,给予部分有条件的专业园区充分的管理权限,理顺专业园区与所属行政区的关系。加强对专业园区的动态管理,对各类专业园区分别设置考核指标,通过分类进一步引导专业园区特色化发展。大力支持专业园区招商引资,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完善“一站式”政务服务,营造“公平、公开、透明、便捷”的综合商务环境。
(八)努力构建低碳循环生产方式
——加快工业绿色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工业能效水平,鼓励重点耗能企业加大先进绿色工艺装备和先进工艺流程的应用力度,促进重点用能装备节能改造,推动高污染企业实施环保技术改造。推进能源智慧化管理,建设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升级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持续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试点开展能效对标。加强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监管,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强化工业污染防治。
——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推进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以汽车零部件、机床、电机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产品再制造。实施开发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广产业布局耦合循环链接,积极创建生态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大幅减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约束机制,综合运用准入条件、行业标准、差别电价水价、补助资金政策措施,促进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退出。创新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减排机制体制,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节能量交易等市场化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建立工作机制。把现代产业发展作为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强化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查考核,推动政策落实,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实行现代产业“一把手负责制”,成立无锡新区现代产业发展工作小组,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板块、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工作目标落实,协调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加强目标考核。科学制定有利于无锡新区现代产业发展的目标考核工作评价体系,强化先进制造业的权重,研究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加强目标分解落实,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定期对目标任务推进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检查督促,将评价结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范围,形成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和奖惩分明的考核导向。按照到202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的总要求,将产业增量落实至产业项目,产业项目分解至各板块,加大对项目落地的考核力度。
——强化统筹协调。建立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产业项目在无锡新区的落地生根。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完善产业布局,加强区域间产业规划引导,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研究制定推动现代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具体工作方案,加以持续落实推进。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政策,优化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研究落实行政审批“权力清单”、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企业“收费清单”,建立以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先批后审为主要内容的项目落地快速审批通道。落实工商注册登记“一证一码”,全面推广多图联审、多评合一、联合探勘、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区域性评估等审批制度创新。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试点政策,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大通关环境,不断完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模式。
——释放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营造有利于创业者创业、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环境。按照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的要求,加强市场监督、行业监督和执法力度,使企业、个人、政府、组织等各类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都能遵守市场规则。
——完善服务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诚信社会,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提升行业协会的服务能力。建立多层次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促进公平竞争。
(三)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保障产业用地。摸清全区产业用地现状和开展工业闲置资产调查,建立产业用地绩效管理平台;优化城市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合理确定产业用地规模、布局和形态;推动以建设用地规模、布局为重点的“多规融合”,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加快“三化一体”基准地价建设,构建引导现代产业发展的地价体系。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和政策创新,“增量支持”向“存量促进”转变,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用而不足”土地资源盘活上。通过有效整合有限土地资源、“金巢计划”,分类别保障建设项目用地需求,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需求。积极保障水、电、气等资源,抓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投入的要素需求;推进工业企业集约用地。到2020年,全区亩均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以上,其中新增用地亩均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
——提升发展载体。大力推进旧园区、旧厂房改造升级,制定社会资本参与现有工业园区实施改造升级的政策措施,提高容积率和集聚度。充分发挥各类工业集中区、服务业集聚区和科创载体功能,整合园区发展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引导各园区根据自身禀赋,突出差异化发展,形成鲜明的“一园一品”产业特色,大力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在城镇化程度较高、土地开发密度较高的地方,积极建设都市型产业载体,发展都市型产业。
——强化金融支撑。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加快科技金融、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等新金融业态创新,着力发展以股(产)权类、金融资产类、大宗商品类等要素市场平台,打造“金融+产业+交易”的现代金融产业链。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扎实推进海峡两岸金融与科技试验区建设,充分利用政策资源,营造有利于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的金融环境。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培育以“四化”型特征为主的上市后备资源,推动更多优势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或新三板上市(挂牌)。支持大集团、大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分拆上市和资产注入等方式实现整体上市。发挥上市公司综合功能,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和再融资,推动企业投资,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做大做强国有担保机构。
(四)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落实税收优惠。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规范税收征管行为,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避免突击收税。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支持产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税收杠杆的调节功能,创新税收征管机制,营造依法征税、依法减免税,有利于低端企业退出、现代产业进驻的市场环境。
——加大财政支持。制定出台无锡新区现代产业发展政策意见,加大财政资金对现代产业发展的支持,统筹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聚焦支持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高端化产业领域发展,加大对龙头骨干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总额不低于30亿元的现代产业发展资金。
(五)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各级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规定,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对照周边城市收费标准,依法依据对不合理或标准过高的收费开展清理。严格行政收费执法程序,严防以中介收费替代行政收费,并切实降低中介服务费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涉及制造业的各种鉴定、检测检验、评审等结果实行互认互通,不得重复进行。建立企业负担调查信息平台,完善企业举报和反馈机制,促进存在问题的快速整改。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各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水平,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教资源支撑。
——强化小微企业发展帮扶。加大惠企政策宣传,通过各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解读和宣传国家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宣传各地、各部门落实小微企业政策的成绩和经验,切实提高小微企业政策知晓度。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规模,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的服务。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促进“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合作共赢、专精特新发展,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小微企业集群。
(六)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培育优秀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是提升产业能级的动力源泉。要把大力培育优秀企业家队伍作为事关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开展企业家培训,实施“基业长青”企业家培训工程,对企业家进行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训,着力培养一支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加强对企业家的服务与宣传,真正使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回报、生活上有待遇、精神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高度重视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和引导,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生代企业家。
——深入实施“太湖人才”计划。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一批掌握世界尖端技术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努力集聚产业人才,制定紧缺人才认定扶持办法,在扶持产业的同时完善产业人才环境,形成与产业发展紧密配合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继续大力度引进优秀大学生来锡就业创业,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人才项目的全面合作,全面推动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能级,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产业园,吸引国际国内一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加大对中介机构的培育力度,提升人才寻访、人事外包、人才培训、战略咨询水平,构建统一、有序、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大市场”,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的配置水平。
——积极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加强技能培训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对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服务网络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健全技能人才竞赛选拔机制。结合产业特色制定人才绩效评价体系,全面改善人才保障水平。为各类科技人才搭建交流经验、交换信息、共享资源、寻求合作的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层次人才的服务。
——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强化企业的用人根本地位,结合产业特色制定人才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精神物质奖励、补贴扶持、股权激励等形式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鼓励科研人员停薪留职创新创业,切实解决人才在落户居住、社会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各种困难,全面改善人才保障水平。继续推进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创业服务体系,以人才及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为各类科技人才搭建交流经验、交换信息、共享资源、寻求合作的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层次人才的服务,持续提升服务的针对性,逐步形成“精准化服务”的模式。